近年來, 隨著經濟的發展, 各種技術層出不窮, 而RFID技術的出現改變了產業鏈的發展模式, 逐步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被應用到了各行各業中去,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 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RFID, 即無線電射頻識別技術, 是當前一種新型的自動識別技術。它產生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 開始運用於商業階段。進入二十一世紀, 標準化問題日趨為人們所重視, 射頻識別產品種類更加豐富, 有源電子標簽、無源電子標簽及半無源電子標簽均得到發展, 電子標簽的成本不斷降低, 規模應用行業擴大。
RFID的原理:一套完整的RFID係統是由閱讀器、電子標簽和應用係統三部分組成的。工作時, 閱讀器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給電子標簽, 驅動其電路將內部的數據送出, 此時閱讀器接受解讀數據, 送給應用程序做相應的處理。
RFID具有非接觸識別, 即可以在幾十米範圍內進行長距離識別;抗環境幹擾能力強, 可工作於各種油漬、灰塵等惡劣的環境, 方便儲存;可識別運動物體並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加快了掃描的效率;標簽信息可進行反複讀寫, 這就大幅度節約了成本;可存儲的信息容量大, 這就使其運用範圍明顯擴大, 也就比一般的識別技術更有效。
總體而言, RFID技術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1) 安全領域, 如汽車防盜; (2) 生產銷售領域, 如用於自動化生產, 特別是JIT生產的出現; (3) 管理領域, 如我國的第二代身份證; (4) 其他領域, 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
倉儲是物流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銜接物資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的轉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倉儲是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倉儲為企業提供生產所使用的原料、材料, 保證生產的持續進行。 (2) 倉儲可以加快商品流通。適當的倉儲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及時需求, 從而加快商品流通。 (3) 倉儲是增加價值的場所。貨物在進入市場前一般需要包裝、質檢、分揀等過程, 通過在倉儲中增加簡單的作業可以滿足更多的消費者需求, 為物資附加價值。
倉儲又可發展為倉儲業, 是第三產業中的獨立行業。近來, 第三方物流的迅猛發展也同樣帶動了倉儲業地蓬勃發展, 同樣, 現代化倉儲的發展必然推動現代化物流的發展。因此, 倉儲的重要性已經與日俱增了。
不可否認, 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中, 物流倉儲管理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但是還是暴露出很多的問題, 例如倉儲業之間市場競爭激烈;倉儲技術發展不平衡;自動化倉儲資源利用率不高;倉儲布局不合理;倉儲管理人才的缺乏等等。從倉儲的出入庫管理出發, 發現企業物流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在貨物入庫管理中, 中小企業往往是根據入庫清單把貨物按照習慣堆放在固定的位置或者是往空閑的地方堆放, 對貨物的儲位沒有進行信息的記錄, 基本屬於隨機堆放或者簡單的分類儲存, 這就很容易造成空間的浪費, 更重要的是在庫和出庫管理上的問題;在庫管理中, 由於貨物隻記載了基本的數量、名稱等信息, 而沒有記錄關於儲位的信息, 這就導致企業在盤點過程中, 不僅僅會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進行盤點, 而且往往盤點的結果還是與賬麵上的數據不相符的, 這中間的浪費是很大的;出庫管理中, 無法做到先進先出, 因為在入庫的時候是按照隨機儲存或者分類儲存的, 先進的貨物一般會放在比較裏麵或者很難區別哪些貨物是先進的, 這就造成先進的貨物長期堆壓, 使得貨物的價值下降。從這裏不難看出, 整個倉儲過程中無法做到節約資源, 相反, 這恰恰通過浪費人力、物力來進行運營, 生產力低下。
供應商將商品的入庫信息發到倉儲管理係統, 生成相應的預入庫信息, 其中包括貨物的預儲位信息, 同時貨物放置在帶有標簽的托盤上, 把貨物信息輸入到標簽。入庫時通過RFID讀寫器, 自動把標簽上的信息同倉儲管理係統中的信息進行比對, 如果正確無誤則進行儲存, 根據預儲位信息到達指定的貨位, 然後再標簽上輸入儲位信息, 如錯誤就返回待進一步的檢查。
(1) 貨物移動。由於倉庫的容量等因素, 貨物在倉庫倉儲的時候有可能要重新進行擺放。這時候就可以用讀寫器先讀出其信息, 然後在貨物找到新的貨位後再重新與終端進行聯係輸入新的信息。
(2) 盤點。進行盤點工作時, 工作人員隻需要根據貨物清單依次進行掃描標簽, 獲得的信息與終端進行核對, 然後輸入盤點時間等信息。
出庫作業大致上與入庫作業相同。工作人員從倉儲管理係統調出需要出庫貨物的清單, 根據清單中的貨物的儲位信息找到相應的貨物, 然後掃描托盤的標簽, 兩者的信息進行比對, 如正確則把貨物取出, 然後在托盤上的標簽上輸入信息, 如錯誤就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RFID係統的成本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管理部分和執行部分。
包括整個倉儲管理係統所花費的成本, 在這裏主要是增加RFID後需要新增的軟件、網絡和數據庫。這些費用在前期投入比較大, 後期主要是維護費, 費用不大。
包括電子標簽和讀寫器。 (1) 電子標簽, 隨著這幾年關於RFID技術的研究白熱化, 其成本也在一直下降, 有望在五年後降到幾美分甚至低於一美分。同時, 由於電子標簽可以重複使用, 這大大降低了其成本。 (2) 讀寫器, 主要用於掃描帶有標簽的貨物或者托盤, 一般需要的量不大並且其使用壽命也比較長, 因而所占成本有限。
(1) 貨物入庫驗收時間大幅度減少, 效率提高。使用RFID後, 所有信息的傳輸都是通過無線電的方式進行的, 不需要手工抄入。同時對於貨位也是之前已經有一個電腦預置安排, 不需要進行臨時的安排。
(2) 倉庫空間利用率提高。所有貨物都有自己的儲位信息, 不會因為怕貨物混淆而使得所有不同的貨物都完全分開放置, 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把不同的貨物放在一起。
(1) 增加了貨物移動的靈活性。當貨物進行移動後隻需要重新輸入信息即可。
(2) 盤點工作變得簡單、正確。沒有運用RFID, 盤點工作需要很多工作人員花費時間對倉庫的所有貨物進行一次清點, 並且所得的信息與賬麵都有出入, 還要進行二次甚至多次的盤點, 這使得企業的效率大大降低。
(3) 提高貨物的安全性, 降低貨物失竊率。當貨物缺失等情況發生時, 企業可以迅速發現, 如果沒有RFID, 貨物的缺失現象在倉儲企業發生的概率是很高的。
(1) 貨物出庫時間大幅度減少, 提高效率。與入庫相同。
(2) 解決先進先出的問題。因為貨物在入庫的時候都有入庫的信息, 所以在出庫是完全可以根據先入庫的貨物先出去的方法進行發貨, 保證貨物的質量。
除了以上一些可以帶來的顯性經濟效益外, 還有其他的隱性的經濟效益, 比如提高了出入庫的效率, 可以使顧客的滿意度得到上升, 就會帶來更多的業務, 企業的競爭力也就加強了, 企業也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在倉儲中運用了RFID之後, 為企業提高了作業效率, 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 同時貨物的浪費、損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從而使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能夠獲取更多的業務, 這完全可以覆蓋因使用RFID技術帶來的成本的上升。隨著RFID技術的成熟, 它的應用將變得更加廣泛和重要。
上一篇: 淺議倉儲融資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
下一篇: 淺析當今倉儲管理自動化的具體實施方法